做好基层老年体育工作初探

2025-09-14
刘方华
4

基层老年体育工作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,在推动“健康中国”“体育强国”中扮演着关键角色,据统计2024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31031万人。占全国人口的22%,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2023万人,占全国人口的15.6%,2022年末统计50岁以上人群已突破5亿,女性职工为50岁退休,按照当前的人口趋势,退体人群已达三分之一。随着囯家人口逐渐老龄化,做好老年人体育健身工作是提升“健康中国”“体育强国”的工作策略,笔者就做好基层老年体育工作提出以下的几点探讨:

一、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

1体育健身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,减轻医疗支岀压力。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,如太极拳、广场舞、门球、持杖健走等,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,提高身体机能,预防和缓解一些慢性疾病。同时,运动还能促进心理健康,释放压力,改善情绪,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;退休后的老年人由于时间充足,如果沒有科学引导和相适应的肢体活动,将过早地进入体质衰弱阶段,带之而来的是药物保健康,使家庭、社会增加医疗费用。体育健身是科学地利用最简单的健身方式,以提高人体病毒的侵入预防。

2、体育健身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,推动社会和谐稳定。体育健身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平台,使他们能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扩大社交圈子;各种文体活动也能丰富老年人的闲暇时光,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,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,避免孤独和失落感。特别是当下农村留守人群是:“三八”“九九”“六一”即妇女、老人、儿童,年轻的妇女和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儿童基本移入城区,留守的就是岁数大进不厂的老年人,长年的日出下地、天黑回家的辛苦劳作使他们麻木地过日子。而基层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,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存在感;而健康快乐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家庭和睦,社会和谐,营造尊老、敬老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3、体育健身传承和弘扬体育文化,移风易俗消除陋习。在组织老年体育活动过程中,可以传承和弘扬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,如武术、象棋等;还有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“舞龙”“板櫈舞”“竹杆舞”及众多地坊特色的健身项目。老年人作为这些文化体育的传承者,通过参与和传授这些项目,将体育文化传递给下一代,促进体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。

开展科学健身和体育锻炼,普及健身知识,可以引导老人从村口、路边、麻将馆进入健身活动队伍,进入健身养身行列,文明地改进了社会风气,科学地补充了基层老年人业余活动,改善了一些由于受当地条件制约的短板、进一步滿足了现有的老年生活生存需要;还能够消除陋习,营造文明、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压力。

二、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

1、基层老人体育健身存在传统式与局限性。当下基层老人体育健身方式陈旧,活动仅保持在朴克牌、麻将、乒乓球等传统方式;受场地设施、健身知识、科学辅导、人群分散、兴趣爱好等条件制约,基层老年健身体育仅停留在早晨傍晩散步,平日室内玩朴克牌、麻将、喝茶吸烟度光阴,一群老人围聚公园边上或室内在谈笑风声中一起吸二手烟。

2、有效地推进科学健身、满足日益增长多元老人健身需求缺失。当下留滞基层(农村)老年人基本是上世际50-60年代出生的人群,由于文化知识受限,不会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,对于当下多元化的科学健身知识了解少,科学健身项目停留在三球(乒乓球、蓝球、羽毛球)两牌(朴克牌、麻将),而他们的晚辈忙于生计多在外地打拼,因而对这些老年人关心关爱尚存在空缺,对普及先进的科学健身常识无法适时进行,新式、先进的健身项目缺乏体育辅导员。

3、体育健身基础设施不全,无法满足老年人对新项目健身的愿望。体育设施不全其原因是受各地方经济制约和人口密集度影响所至,经济充裕的地方体育健身基础设施投入大,体育健身场馆设施全;而地方经济实力较薄弱区域则空缺大,当下较为偏僻的县、乡、村体育健身基础设施仅仅是沿河边的健身歩道,其它健身器材少之又少,据了解当下门球场、汽排球场、地掷球场、体育公园大部份县、乡空白,“斯诺克台球”、“健身功气球”、“可乐球”、“网球”等项目乡镇领域基本是空白。

三、做好基层老年体育工作初探

1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是做好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前题。为更好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“银发力量”,落实党和国家对老年人关心爱护,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》,《指导意见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明确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阶段性目标,从提升老年人政治参与水平、推进老年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、提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质量、强化老年人社会参与保障等4个方面,提出12条政策措施,确立老年人社会参与政策法规、保障措施和社会环境。

《指导意见》总体要求是:强化老年人政治引领,保障老年人知情权、参与权等合法权利。加强老年志愿服务动员、丰富志愿服务内容、创新模式、服务保障。创新发展老年教育,丰富老年人文化服务供给,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工作,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、个性化就业岗位,优化老年人社会参与支持环境,发挥社会组织支持作用。

《指导意见》还强调,要健全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各方参与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工作格局,营造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。各相关部门要将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列入本部门重点工作任务,加强协同配合,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,只有认真落实《指导意见》老年体育工作才能稳妥前行。

2、党政主导、部门配合,是做好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关健。要完善老年体育工作机制,完善党委统一领导,政府依法行政,部门密切配合,群团组织积极参与,上下左右协同联动,社会、家庭配合,增强老年人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;各级党政部门要确实把关心关爱老年人放在以人为本的重要位置,解决说时重要、干时次要、老年体育看不到业绩的观念,要把“一老一少”放在并重的天秤,把尊老爱幼举过头顶,“尊老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,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形成并延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。这种观念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传承发展,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沉淀,系统化。随着社会年龄老龄化,现代社会通过法律,如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和道德倡导,进一步延续和强化了这一理念。然而、这些法律和倡导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移,如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吃、住、行、治病等得不到相对公平,就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各地均不能执行,各公共窗口亮牌老人优先,且不知有啥优先举措,就医院看病,老年人不会用网络挂号就诊,只能排队挂号,可想而知中国医院的就诊从来都是人满为患,许多专家限号坐诊,事实上许多老人排队半天却挂不上所需专家诊视。在保障其它权益中:如知情、享受权,退休老人事实上视为荡出社会主体,70岁以上不能参加旅游团,不能参加老年体育赛事,不能乘坐飞机,不能驾驶机动车、不能担任社团组织法人等等……,参政议政方面:各类代表推选、占人口总数23%的老年人在参政方面,“人民代表、党代表、妇代会代表、政协委员”评选“劳模、先进、五一劳动奖”等等几呼看不到老人踪影,中国最基层组织《村民委员会》也限制竞选年龄,殊不知但凡有知识、远見、能力的适龄人员基于迁入城市。美国75岁还可以竞选总统。我们国家有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和道德倡导等法律,部门就是偏面地制定一些擦边规定以保各自的利益,不配合法律施行;就当下机构改革,各级政府亮牌占领码头阵地的机构牌有20多个,占全国总人口的22%老年人没有设一席之地。

老年体育工作是推进“健康中国”进程,提升“体育强国”的主要渠道,党政主导、部门配合是关健。因此:各级领导要深入乡村了解老年体育工作现状,把老年体育工作与党的其它中心工作放在并重的位置,确保工作落到实处;老年体育工作者要坚持在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、真抓实干,勇于担当作为,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。同时、在工作中要把自己摆进去设身处事换位思考,常问自已。我们做了什么、取得多少成绩,自已应该如何?要紧紧围绕“实”字履行职责,把体育强国落到行动上,用实实在在的“工作实绩”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建设“保驾护航”,把推动科技创新和体育健身深度融合到为乡村振兴出力流汗。

3、社会支持、协会组织,是做好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根本。针对当下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现状,一是要加强老年人体育健身人才队伍建设,锻造老年体育工作面向基层,重在全体的工作格局,深入乡村解决当下农村老人在科学健身、合理调节运动方式、开展体育与体育健身技巧、体育健身与运动展示、竞技体育与老人健身运动等方面的关联问题。根据农村留守老人活动需求,以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由,因地制宜地引进开展多项健身活动内容、适应老年人娱乐健身。二是要以开展文体健身娱乐为主,构建乡村和谐氛围,促进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健身,以聚集多元化健身人群,共享老少同乐,朝阳与夕阳同晖,老中青少立体交叉,互补开展科学健身新局面。三是要以资源共享整体推进,提升体育强国,健康中国之国策。社会各体育健身场馆要全面地为老年人免费开放,对一些体育健身场馆紧缺区域要科学运用,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段,让老人、儿童、成人都能在合适的时间健身。四是要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,健全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。老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,这个社会体系当下应该是处于弱势群体,他们出生于上世际60年代以前,在当下基层社会政坛中已被荡出社会主体,当下他们无话语、表决、决策权。于是强化老年人社会参与保障,优化完善老年人保护政策法规、保障措施和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主体。

4、城乡合作、加强联动,努力做好基层老年体育工作。

通过体育活动增强老年人参与度,加强城区与乡村联动、合作,以增强老人身体素质,丰富精神生活,促进社会和谐。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要通过举办学习班、交流展示、友谊竞赛等推动以达到目的。在明确老年体育工作目标与定位中,要加强联动,与城区、周边区域活动团队联,与中青年、青少年、各庆典节日动,联可增强友谊、动能促进项目,以达到天天有活动、月月有比赛。让农村老人在乡镇、村组有活动,以“健康、快乐、参与”为目标,享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,提升幸福感。

老年体育是一项与人交往的工作,与人员的科学健身、健身安全、资金投入息息相关。特别是在加大投入方面、要鼓励投入,必要时要给予重金激励,要确立夺冠奖励制度,外国人夺一枚奥动金牌奖励几百万,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总是以“友谊第一”为由搪塞,大部份地区获得金牌就是发一奖杯了事,弄不明白鼓励夺冠是激励项目开展,项目开展是促进身体健康,身体健康就是构建“健康中国”“体育强国”,花钱买健康是预防在前的科学健身模式,这也是做好老年体育工作的必由之路